在线申请样机

  • 请在下面详细填写您的资料,即可有机会获得我们的样机 免费测试!
  • *电话 :
  • *姓名 :
  • *公司 :
  • *型号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电力系统 >

电力系统

智能电网电力体制改革在即
时间: 2012/7/28 16:14:47

    体制问题是导致智能电网建设对配电端不够重视的根本原因,电网公司没有动力去支持分布式能源的发展。但配电侧的智能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分布式能源的并网面临一系列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层次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国家电网依靠自身垄断地位,做大做强唯恐不及,又怎么会因为小小的分布式能源而允许在输配分开上撕开一个口子?梁维特认为,出于利益考虑,处于垄断地位的电网公司可能并不热衷于分布式能源的发展,甚至可能借用技术、规范、标准等理由人为地拖延或者不作为,从而客观上阻碍了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发展。

    智能电网其实就是将电网智能化水平提高到可以适应新能源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种种变化与需求的电网,其本身并不是新能源技术革命的核心引擎,但它是不可缺少的公共载体与重要组成部分。智能电网的终极推进者应是代表公众利益的政府,不能停留在IT企业营销行为或者电网企业投资计划的层面,因为智能电网建设和新能源大面积推广最终都需要全社会买单,需要从社会总福利角度进行公共决策,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来抢占战略制高点。

    在中国这个领域必须要等待电力市场化的发展,目前电力改革根本没有到达那个程度。发展智能电网最常使用的理由是,它允许电力用户根据不同时段电力价格,自主选择电力消费时间,控制负荷与消费电量,甚至还可以将家用电动汽车蓄电池的电反送入电网进行出售,从而降低总电费开支10%-25%。但是,如果没有电力市场对各类能源发电的市场化定价,如果不允许电力用户自由参与电力买卖,如果不建立电力市场化负荷平衡机制,就不会有上述结果,电网智能化也就无法彻底实现。这需要计量与需求侧管理技术。一方面,需要智能电表,要求能实现带有时标的多种计量,成为分布于网络上的系统传感器和量测点,同时提供给用户实时电价和用电信息,并实现对用户室内用电装置的负荷控制;另一方面,需要电网全维信息获取,包括电压、频率等电信息,同时包含设备状态、环境参数、排放指标等等。